法律与革命

浏览:799次发布时间:2019-03-05



 




《法律与革命 》分为两部,第一部论教皇革命与教会法,第二部论西方世俗法律制度的形成,包括封建法、庄园法、商法、城市法和皇家法。作者在一幅巨大画布上描绘了西方法律传统形成与演变的全景图。细节刻画精细,整体气象恢宏,融制度与观念于一体,对西方法律传统的特质、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面临的严峻危机均有精辟的论述,并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斯·韦伯学说进行了独到的评论。该书不仅是法学界人士的必读书,对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化学等领域的读者也会大有裨益。


哈罗德•J•伯尔曼的《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巨著,不单是指其书本厚度而言,更是指其思想之深度与探究之广度,实在是大大拓展了我们学习和研究西方法律传统的视野。


自从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醉心于引进西方的各种制度文化,其中有位迫切的,就是引入西方的法律文化,我们痛恨人治,希望像西方一样地采用法治社会。


但遗憾的是,从近代到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法治社会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近,但却始终隔膜,并没有真正在中国落地生根。究竟原因何在?


美国法学史家伯尔曼的《法律与革命》,或可给我们揭开这个谜团。


这是哈佛大学教授哈罗德·J·伯尔曼集40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力作,着重研究“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因素。该书分为两部,第一部论教皇革命与教会法,第二部论西方世俗法律制度的形成,包括封建法、庄园法、商法、城市法和皇家法。作者在一幅巨大画布上描绘了西方法律传统形成与演变的全景图。细节刻画精细,整体气象恢宏,融制度与观念于一体,对西方法律传统的特质、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面临的严峻危机均有精辟的论述,并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斯·韦伯学说进行了独到的评论。该书不仅是法学界人士的必读书,对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化学等领域的读者也会大有裨益。


伯尔曼的这本书,实际上是一个讲稿,浸淫20多年教学积累而成,博大精深,在1980年代被著名法学家贺卫方、夏勇等翻译成中文以后,一时洛阳纸贵,为法学界众所周知的名著。



但非常遗憾的是,在法学界以外,却鲜少有人知道这本书,更少有人读过这本书。


这本身也是源于中国人对“法律”认识的一个误区,或者说“法律”中西方人认知中的一个错位。


在中国,所谓的法律,就是我不犯罪(杀人,偷窃、抢劫之类),法律就和我无关。法律只涉及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一个很狭窄而专门的区域。



而在西方则不同,法律不仅仅涉及刑事案件,而是涉及所有的政治、经济、婚姻家庭,也就是说,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都是通过法律来加以协调规范的。因此,在西方,法律的社会功能,实际上是相当于中国人的“关系”。比如说,所有的商业交往,必涉及法律(契约法)。


那么,西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由法律全面接管社会生活的法治社会?为什么处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又为什么在西方,总是能够保证法大于权?又为什么公民存在普遍的守法意识?


而为什么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法律,到了中国总是和社会的运行出现“两张皮”(或者就是“聋子的耳朵”)的现象?西方法律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究竟是什么?


读了伯尔曼的这本书,相信会给中国的读者们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