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审查的要点

浏览:568次发布时间:2018-12-27


宋晓阳

本文共计1862字,预计阅读5分钟





合同审查是律师的基本功,而修炼此功的基础招式当属买卖合同审查。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实习律师,在借鉴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感悟,概括总结了买卖合同审查的要点,望诸君批评指正。


一、买卖合同中的“词”


汉字博大精深,尤其是官方文体,往往一字之便,意思千差万别,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和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过快”二字的删除,表明高层对房地产态度的新变化——不许房价涨(包括慢涨)。法律作为逻辑严谨的学科更是如此,如产品质量问题不同于产品缺陷,因为质量包含瑕疵、缺陷、潜在缺陷。


鉴于此,合同审查要注意对字词的审查。


首先,巧用概括的词句,便于为未来的纠纷留下解释的空间,降低风险,比如产品问题优于产品质量问题,发货后优于发货后几日内,任何情况优于情况的罗列,质量问题优于缺陷(质量包含瑕疵、缺陷、潜在缺陷)。


其次,巧用准确性的词句,防范风险,比如实际到货数、实际采购数;全部到货、分批到货。


再次,注意明确概括性词汇的含义,如重大影响、重大缺陷、严重情节。


最后,注意对合同整体的审查,如条文是否冲突,内容是否全面,上下文使用的专用词是否统一。


二、买卖合同中的“点”


买卖合同的核心章节大概分为合同标的、运输方式、交货方式、检验方式、付款方式、履约保函、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本文着重介绍合同标的、检验方式、履约保函、违约责任四个方面。


(一)合同标的


围绕合同标的,主要审查一下五点:


1. 价格:①单价是否为包含税金等费用;②合同执行期间,是否变动。

2. 数量:①暂定购货数量;②实际采购数量;③实际到货数量。

3. 规格:明确规格要求。

4. 质量:①质量检验标准。合同约定或者国家相关规定。②质量保证期间。第一,起算点;第二,期间;第三,质量保证期间内和质量保证期满后。③质量检验方式。第一,检验主体,可以规定由买方单方检验或双方共同检验或多方检验。第二,检验的阶段。一般分为生产时监督、启运前的检验、交货检验、工程验收检验。第三,工程合格的期限。一般规定产品安装完成、工程验收后方视为产品合格。第四,卖方出具质检书或监检书等相关标的质量资料。④质量的特殊要求,如制定材料购买商。


5.  包装方式:①是否提供包装;②包装的要求;③包装是否回收。


(二)检验方式


1.  交货检验。第一,检验的主体(单方、双方、多方);第二,检验的内容(质量、数量、规格);第三,检验的期限。


2.  安装完成后、工程验收检验。第一,检验主体(单方、双方、多方);第二,检验的内容(以质量为主);第三,检验的期限。


(三)付款


1.  付款依据:按照合同价款支付;按照实际到货数量支付。

2.  付款方式:一般选择银行承兑汇票或电汇。

3.  付款账户

4.  付款的进度:预付款、发货前、到货后、工装安装完成验收后、质保金。

5.  发票和收据的开具:一般要求发货前开具全额发票。


(四)履约保函


签订合同前,乙方(中标人)向甲方(招标人)提交合同价款的一定(一般为10%)额度的履约保函;甲方所购货物全部到场并验收合格后,解除保函。


(五)违约责任


 1.交货时检验:①买方保留退货权,或拒绝接收货物的权利。②发现问题时,通知的方式、时间,乙方回复、提出异议、维修或更换的期限。③免费更换或维修,并由卖方承担因此产生的任何费用。若延迟更换或维修,支付违约金。④卖方承担买方因此造成的损失。该损失的赔偿方式有两种:事后追偿;在应付乙方的货款中抵扣。⑤情节严重,甲方享有单方解除权,乙方支付违约金。


2.安装完成、验收合格后的检验和质保期限内。①发现问题时,通知的方式、时间,乙方回复、提出异议、维修或更换的期限。②免费更换或维修,并由卖方承担因此产生的任何费用。③卖方承担买方因此造成的损失。该损失的赔偿方式有两种:事后追偿;在应付乙方的货款中抵扣。④卖方承担买方因此造成的损失。该损失的赔偿方式有两种:事后追偿;在应付乙方的货款中抵扣。⑤因产品质量造成的第三方的损失,甲方可事后向乙方追偿。⑥质量保证期间的重新计算。⑦情节严重,甲方享有单方解除权,乙方支付违约金。


3.质保期满后,如果质量存在问题,乙方免费更换或维修,并承担以此产生的费用和甲方因此造成的损失,若产品造成第三方的损害,甲方向乙方追偿的权利不受质保期限的限制。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