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本值得推荐的新书
浏览:823次发布时间:2018-10-29
《知中:以侠之名》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侠在中国,是执剑三尺快意恩仇,是斩尽天下不平事。与其说侠是一种身份或者职业,不如说他们是“某种精神特征的人群”,而这种精神历经数千年的文人传唱、戏说和效仿后,有了成千上万的分身。 从墨子、荆轲、李白,到风清扬、陆小凤、乔峰,再到李慕白、长空、聂隐娘,非虚构或虚构,在文学或影视中,我们已经致敬过侠客千百度。 那么江湖到底与侠到底为何紧密相连?古代浪迹江湖的游侠怎么赚钱?最新的“知中”特集,带你江湖漫游,打通侠文化的任督二脉。 《大人的日本史》 日本往往被简化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推动过明治维新;臣服于军国主义。对于一衣带水的邻国,历史的复杂需要更深的挖掘。 迈入现代的日本,如何用蛮横手段将北海道、琉球纳入国土?关东大地震,创造出现代东京,为何点燃了日韩之间的仇恨? 《大人的日本史》在“专业”与“趣味”之间做了良好的平衡:知识量够,没有戏说,不抖无意义的机灵,扎实又有趣。三十个关键词,如详实向导般,把藏在日本进化史中的细节和偶然抽出来给你看。 《秘密》 一场车祸改变了杉田平介平淡而幸福的家庭生活。妻子直子不幸身亡,女儿藻奈美奇迹般苏醒后,平介却发现她的身体里住着的是直子的灵魂,从此,三口之家变成了“三个人”的两口之家…… 细思极恐的情节,苦涩纠结的情绪,极致的情感和令人震撼的结局,都令人无法自拔,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虽然不是推理小说,但是阿信私以为,《秘密》这本书算是东野圭吾90多部作品中排名前三的作品之一了。就连东野圭吾本人都曾说:“《秘密》是上天对我兢兢业业努力写作的褒奖。” 这本书让阿信看完久久回不过神,以至于有人说,距出版首印已近十年,依然没人解开“秘密” 的真相。 《先到先得》 又是一本可以熬着夜一口气读完的书。和东野圭吾一样同样多产、畅销、口碑好的作家,还有大洋彼岸的斯蒂芬·金。如果你听过《肖申克的救赎》,就一定要读斯蒂芬·金的作品。最近,被称为“冷硬派侦探小说”三部曲的“梅赛德斯先生”第二部《先到先得》新版上市。 在斯蒂芬·金看来,比起令人恐惧的情节,让作家感觉更糟糕的莫过于创作新东西的兴奋感逐渐消退,“一旦写作者对故事和进展失去控制,小说叙事的刀锋就会开始生锈”,而他在写作生涯里一直尽力规避这种状况。延续第一部的精彩,斯蒂芬·金塑造的人物无比真实立体,贝拉米是个博览群书、聪明多智的疯狂书迷,他扭曲的心灵将一笔财富理所当然地视为己有,从而创造了一个令人紧张到咬指甲的巨大悬念,情节反转出人意料,语言精准犀利,让这个故事异常好读。 不同于斯蒂芬以往作品大量铺陈细节、营造气氛、情节发展偏慢的风格,《先到先得》的叙事节奏加快,人物设定紧凑,某些章节让阿信感觉如同在陪主人公一起与时间赛跑。同时它又有着力于塑造人物的心理小说的特征,内容丰富而深刻,能在同一时间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厌恶。 如果这些已经勾起你和梅赛德斯先生来场猫鼠游戏的兴趣,那么来吧,先到先得。 《巴普洛夫的狗》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专业医生能分辨出“真假精神病”吗?你的记忆有多准确?为什么我们无法挠自己的痒痒?狗会抑郁吗?……对世界保有好奇心的阿信希望得到很多问题的答案,就像,“下雨的时候鸟都去哪儿了”诸如此类。《巴甫洛夫的狗》用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将实验精髓呈现出来,精选心理学史上绕不过去的50个里程碑实验,按时间顺序排列,如:巴甫洛夫垂涎的狗、小艾伯特实验、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等等,帮助心理学小白搭建起基本的心理学史体系,让你知道心理学是如何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 如果你对记忆、抑郁、脸盲、自闭症、分离焦虑、偏见、从众心理、服从权威等相关问题感兴趣,那么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心理学家对这些议题所做的各种假设和验证。你将对自己与他人所做的决定和行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美术馆里聊怪咖》 在阿信看来,目前市面上西方美术美术入门的读物简直多如牛毛,然而像《美术馆里聊怪咖》这样让人脑洞大开同时又贱萌贱萌的还真是难得一见。它不枯燥、不乏味、不装蒜,还多少有点变态的蛇精病属性,然而却不失史学家的严谨。 都说西方美术难懂,然而换个角度,从那些怪里怪气的美术家的视角,以“变态”为切入点,解读西方美术和那些有点怪的美术馆就显得极为有趣了。 当然“变态”里也有性变态等货真价实的变态,不过在这里,对“变态”一词的诠释可没有那么阴暗,而是着眼于美术家们有点怪的性格,比如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基罗,就是个狂爱筋肉人的别扭男,连女人的雕像都一身的腱子肉;比如达芬奇是拖延症天王,基本没有完成过委托的任务,经常干不完活,拍拍屁股就跑了;再比如热爱画自画像的伦勃朗,除了画自己,还很喜欢画cosplay的老婆,同时他也是一位倒插门的豪门女婿,因为太过自负,经历了老婆病死,自己穷困潦倒,甚至搬到贫民窟生活后,他的画风反而变得更加有深度;还有那副袒胸露乳的《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德拉克洛瓦,天生有钱有闲有才,所以没来由地对一切不满的恋爱至上主义,还有和他一样“患病”的情人乔治·桑…… 12位牛到飞出天际的艺术大师和他们12种精彩到爆棚的人生,让我们看到天才和怪咖从来都不矛盾。谁是怪咖中的战斗机?不如跟着书中两位对话者——“美术馆馆长” 山田五郎和见习生古山淳子,用一种奇葩的方式破解西方美术史中暗藏的玄机。 《好好吃饭》 “世界上最难的问题是:今天中午吃什么”。有研究表明,普通人每天在食物上的决定远远不止200次。吃不吃早餐?馅饼还是面包?吃一点儿还是全吃掉?我们每经过一盘糖果,或是打开办公桌抽屉发现一片口香糖或是一根陈年能量棒,都会做出一次食物选择。不过,对于这200多次食物决定,我们其实大多说不出所以然。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多余的体重大多是不知不觉中吃上去的,而《好好吃饭》就教我们如何将它们“吃下去”。 布莱恩•万辛克博士被尊称为“食物界的福尔摩斯”,穷其一生都在研究:到底是什么因素让我们吃下了过多的食物?他给出了很多建议帮我们识别日常饮食中的“陷阱”,比如:包装上的“低脂”标签,让你多吃50%的零食;混乱的厨房让你多吃44%的食物;悲伤的电影让你多吃28%-55%的爆米花! 布莱恩是罕见的情商高、自带幽默特质的科学家,他告诉我们其实只需要好好吃饭,在日常生活中做小小的改变,每天仅用遵循其中的三条准则,就能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瘦下去。 《葡萄酒的故事》 要好好吃饭,享受每一餐,当然不能没有美酒加持。擅长保养之道的法国人餐桌上从不会缺少葡萄酒。海明威也曾在《流动的盛宴》里说,“葡萄酒是一种像食物一样有益健康的正常饮料,也是能使人愉快舒畅和喜悦的伟大的赐予者,我无法想象吃一顿饭而不喝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