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翔法律速递】 | 猛追小偷致其身亡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浏览:609次发布时间:2018-08-20
律师观点:
一、黄某华“猛追小偷致其死亡”的行为可能构成正当防卫
根据刑法第20条规定,某一行为构成正当的防卫,需具备五个条件(1)防卫起因(2)防卫意识(3)防卫对象(4)防卫时间(5)防卫限度
正当防卫的起因要求不法侵害正在发生,本案中,小偷偷东西属于不法侵害正在发生。问题是,小偷逃跑能否认定为侵害正在发生。对于财产犯罪,如盗窃罪、诈骗罪等,虽然侵害行为已经结束,但是如果被当场发现,被追逃的过程中,仍然认为属于不法侵害正在发生的时间。只有小偷逃的杳无踪迹,才能认为不法侵害结束。因此,本案中存在不法侵害正在发生。
正当防卫的防卫意识要求正当防卫人认识到存在不法侵害,其实施防卫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正在被侵害的法益。本案中,黄某华认识到小偷正在偷自己的东西,其追击小偷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因此,黄某华具有防卫意识。
正当防卫的防卫对象应该是不法侵害人本人。本案中,黄某华猛追的对象是小偷本人,因此,黄某华的防卫对象正确。
正当防卫的防卫时间要求防卫人实施防卫行为的时间是不法侵害发生之时。如果防卫行为发生在不法侵害还没有发生,或者不法侵害已经结束的时间段里。则是防卫不适时,会构成相应的犯罪。本案中,正当防卫起因中所分析的,不法侵害正在发生,黄某华于此时实施防卫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
正当防卫的限度要求正方防卫行为不能超过明显的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如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则会防卫过当,构成相应的犯罪。因此,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黄某华猛追小偷的正当防卫的行为是否属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致其死亡的行为是否属于造成重大损失。我们从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考察:(1)本案中,“黄某华追了一段路后伸手抓住小偷的衣袖”,黄某华“追”“抓”的小偷盗窃的行为明显的超过了“阻止”小偷的盗窃行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得出不允许财物所有人猛追小偷的结论。无论如何猛“追”小偷的行为都应该认为在正当防卫的合理限度内。(2)小偷之所以死亡,是因为在黄某华追抓后,“小偷用力甩手后挣脱掉,由于身体失去平衡却摔倒在地,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从该处可以看出,小偷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其“甩”“挣”黄某华的行为导致,间接原因是属于黄某华的“追”“抓”。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没有小偷的“甩”“挣”,小偷就不会摔倒,没有黄某华的“追”“抓”,小偷就不会“甩”“挣”。因此,黄某华的“追”“抓”与小偷死亡之间介入了小偷的“甩”“挣”。小偷在雨天偷东西,被发现后被追被抓,就应该老老实实被擒获,因自己“甩”“挣”而摔倒在地跌死,应该由自己对行为承担责任。因此,本案中,小偷的死亡结果不能归咎于黄某华。换句话说,黄某华的“追”“抓”行为与小偷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所以,黄某华的猛追并抓小偷的行为在正当防卫的限度之内,也没有造成重大损害。
从正当防卫的五个方面可以看出,黄某华猛追小偷致其死亡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二、黄某华“猛追小偷致其死亡”的行为可能构成意外事件
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了过失犯罪,过失犯罪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情况。本案中,黄某华如果存在过失,仅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处罚,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致人死亡,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而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我国刑法第16条规定了意外事件,意外事件不是犯罪。行为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因为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是意外事件,不属于犯罪。
如果假定黄某华“追”“抓”行为属于增高风险的行为,小偷的死亡与其行为具有因果关系。根据刑法第15条的规定,过失行为没有发生结果,就不构成犯罪,因此,黄某华的行为不构成过失犯罪。即使在假定的条件下,黄某华的行为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呢?黄某华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还是意外事件的关键点在于,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黄某华是否应当预见到其“追”“抓”小偷的行为可能导致小偷死亡。如果其应当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导致小偷死亡,则其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其不能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导致小偷死亡,则其行为构成意外事件。所以认为,即使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一方面黄某华事实不可能预见到其“追”“抓”可能导致小偷死亡,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从规范上要求黄某华在自己财物被盗窃的情况下,要去预见其危险性极低的行为可能致人死亡。因此,在假定情况下,黄某华“猛追小偷致其死亡”的行为构成意外事件。
三、结论
1、从我国刑法第20条的规定分析,黄某华“猛追小偷致其死亡”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行为。从我国刑法第15条、16条的规定分析即使认为其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行为,也构成意外事件。
2、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如果行为人造成损害结果,但是,不具有故意或过失,则双方分担损失。侵权法第29条规定,正当防卫行为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因此,认定黄某华构成正当防卫,对黄某华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