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荐读 | 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浏览:766次发布时间:2018-08-16

0.gif

11.gif

blob.pn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

 

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的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辞。

 

艾森豪威尔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呢。

 

艾森豪威尔听后,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救援者的傲气,他命令停车的霎间,也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阻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希特勒那天认定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阻击却流产,事后他怀疑情报不准确。希特勒哪里知道,艾森豪威尔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历史学家评论道:艾森豪威尔的一个善念躲过了暗杀,否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改写。

 

有的时候,人的某一善念,而铸成了一个重大事件,这样的事情,在人世间是屡见不鲜的。人们从这里会想到一个问题:人性中的一个善念,何以会产生这么大的神秘力量?也许,这就是古话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吧?艾森豪威尔这个善举,使他躲过了暗杀,这说明,人性中的善良,是生命中用之不竭的黄金,它的实质是:帮助别人,正是在善待自己。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不正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吗?

 

当然,人性本身究竟是表现为善,还是表现为恶,从根本上说,这是人的现实利益使然,同时,这也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基本素质和文化教养状况,这方面的区别,使有的人遇上特殊情况时会有善举;但是,另一种人,遇到特殊情况时,则可能邪念一闪而产生恶举,比如说,利欲熏心,会使某些人乘人之危,图财害命,由此而造成一系列的灾难,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人是以害人开始,而以害己结束!

 

由此,人们同样会问:人性中的一个恶念,何以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呢?也许,这就是古话说的,同样地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吧?这说明,在人性的深处——人的心灵深处,是无限复杂的,埋藏着各种玄机,如果你深入其中,善念一闪,得到升华;反之,恶念一生,则立即会堕入深渊,万劫不复!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还罕见吗?


人性的这些不同表现,何以会产生这样“神秘”的力量呢?说到底,这是人的一种利益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的性质和方向,则取决于人们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利益观。这就是说,如果心中蕴藏着的是一种高尚的利益观,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甚至能够把别人的苦乐视为自己的苦乐,那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就会表现出来一种人性善的举措;反之,如果心中隐藏着的是一种卑劣的利益观,坚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为人处世原则,甚至是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基础上,那么,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就必然会表现出来一种人性恶的举措。我想,人性之所以善或者之所以恶,这大概就是它的秘密之所在吧。


这个分析说明,离开了现实的利益观,人性之所以善或者之所以恶的道理,我们就很难说清楚了。这样,我们也就不会对人性善恶问题,抱着某些神秘感了。同样地,我们的人性修养也就有了明确方向了——培养高尚的利益观,排除卑劣的利益观。这是因为,高尚的利益观,必然会产生向善的方向发展的驱动力;相反地,卑劣的利益观,必然会产生向恶的方向发展的驱动力。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研究一下:艾森豪威尔做这个善举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当时有人问他这个问题,他很可能会感到奇怪。这是因为,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那样地自然,那样地毫无做作之感。


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他做这件事,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具体目的,而是在他看来,如果不救雪地里的两位老年人,在良心上是说不过去的!或者说,在艾森豪威尔看来,凡是人都应该这样做。这就是他这种高尚利益观在人性中的升华,而产生的伟大驱动力。


所以,我们要把人性中那些至纯、至美、至善的因素维护和发扬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利益观的层次,做一个利益观高尚的人;不言而喻,立善,就必须去恶,所以,还要努力驱除人性中那些歪、邪、恶等丑恶因素。


同样地,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必须把低层次的利益观提升为高层次的利益观,逐渐形成一种比较高尚的利益观,从而改变利益驱动力的方向。当然,人性中善恶观念的真正转变,那自然是灵魂深处的事情了。




blob.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