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宾悟道】| 宋卫国律师:《道德经直解》探解千古之谜(节选68)完结 山东舜翔律师事务所 2018-03-03
浏览:1079次发布时间:2018-08-11
◆ ◆ ◆ ◆ ◆
第四章
《老子•道德经》直解
(节选68)
附录四《黃帝•陰符經》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瞽者善聽,聾者善觀。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於目。天子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期其聖,我以不期其聖。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后语
余生而愚钝,别无所长,喜欢玄学,崇敬古人,命中注定与道、释有缘。
某年九月,忙里偷闲到深山游历,路边小歇偶遇一道士装束的长者,其相貌举止犹如老子所言“古之善为道者”,不禁好奇地向长者探询。长者话语不多,自称游士,四海为家,居无定所。当聊及《道德经》为什么那么难看懂时,长者微微一笑说:“眼下人心浮躁,难得有人还想潜心学道。”看他不烦,赶忙追问,应该怎么学怎么看《道德经》,希望指点迷津。长者起身欲走,又微微一笑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苦读百遍,心中自然。切记,有迷则有悟,修道重在悟道。”边说边
扬长而去。看着长者的背影,真希望是碰到了世外高人。为了理解其中深意,在返回住处的途中,边走边不断地嘟哝默念老道长所言,脚下不慎险些绊倒,醒来才知是南柯一梦。
几年来,研究老子《道德经》已成了业余嗜好,避宴饮,远社交,忙里偷闲复读《道德经》上百遍,以至流利背诵。逐字逐句咀嚼揣摩,前后照应融会贯通。尤以身虚极静笃感通天人,终有一日奇获顿悟,入得妙门,明白了《道德经》的功用,知晓了老子圣意。
幸甚至哉!特此记之,聊作《后语》。
韶宾
于公元2012年8月1日赘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