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的选择
浏览:822次发布时间:2019-04-28
彼得·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是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 1926年6月5日出生于美国;1947年获美国西北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Peter Peterson从一个希腊移民,拿着200美金到麻省理工上学闯世界,先后领导了雷曼兄弟、创建黑石,退休时成为亿万现金富翁,而且活跃于美国政界,是个传奇。无论在政府或企业,他其实是一个政治家、活动家,经历过无数次江湖恶斗。人们经常向他问及他的事业(生意上的和公共政策方面的),似乎他的经历中蕴含着某些宝贵经验,鼎元小编与您一起分享: 第1堂课: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不要被某个工作牵着鼻子走,如果它仅仅是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坐。集中关注你的优势能否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你的比较优势。 亚当斯密的学生将牢记他数世纪都适用的至理真言:发挥你的比较优势。我发现这句话对人也好,工作也好,都同样适用。 第2堂课:思想上不能懒惰 在我两个领域的事业中,我发现我自己不仅仅被一些微观的问题所吸引,即每个人每天都要做好的具体的事物,好有很多宏观的问题,即一些抽象的问题能够刺激起我的兴趣。我喜欢这样,细小而又宏大,具体而又抽象。 所以,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我发现不时会有人为我预备着某个董事会的职位——不管是营利还是非营利组织,或者为我的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因为在上述这些领域中,他们曾经和我并肩作战。而且,他们显然信任我的观察和决断。 第4堂课:结合个人需要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我的一个原则特别简单,就是跟随自己的兴趣。或者像哲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的:“追寻你的幸福”。 我在一个领域的努力(比如加强财政职责)会使其他领域的工作收益,比如为自己公司赢得更多的业务,或者结交一群新的朋友。 在这两个事件中,都存在短期利益和享受,或者可以避免一些短期痛苦,但它们都是以牺牲一些重要的长期利益为代价。 相反,在我坚守誓言恪守原则的时候,即使当下不好受,长期利益却可能获得满足。我此生的经历无一例外地印证了这一点。 在我人生的一系列重要转折点,我能干脆地说“不”。我感觉我有充分的理由说不,这可能是道德因素的唆使,也可能是直觉告诉我主管人或决策者的品格有缺陷,或项目的可行性值得商榷。 第6堂课: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令你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无论我们作何种具体的调整,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没有深思熟虑,不会自我剖析,或者不知道轻重缓急,在必要时不会取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衡的生活来之不易。 第7堂课:选择长远利益
1951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62年被《生活》杂志选为40岁以下美国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
1971年出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际经济事务助理;
1972年2月转任商务部长,并兼任国家生产力委员会主席和美苏商业委员会主席;
1985年与史蒂夫·施瓦茨曼共同组建小型并购公司——黑石。
常常思考一下你的公司、你所处的行业、还有整个经济环境的具体状况是怎样的吧!
第3堂课: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这就意味着尝试改进或改善我认为值得努力的境况,还有尝试改变我认为需要被改变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去各种机构工作,或者建立各种机构。这些机构极大地扩大了我的交际圈,帮助我遇到了很多和我有思想共识的人。我致力于公民权利、财政责任、代际公平、国会行为规范、慈善机构改革、执行总裁长期绩效奖金等事务。
当我想法活跃,对感兴趣的是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时候,我了解种种这些兴趣最后可能会导致三心二意、急于求成,做事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所以,我最终只选择其中的一二。
第5堂课: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
我希望我能说我一直能恪守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两次我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一次是在麻省理工,我盗用了罗伊·科恩的论文。另一次,是在雷曼兄弟,我长期默默容忍了几个合作伙伴的一些不该被容忍的行为,因为我顾及的是“和平相处”、维护短期利益。
某些时候,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意味着青云直上的事业轨迹将放慢速度。拿我自己来说,我知道拒绝担任黑石执行总裁意味着丧失更多的收入。然而,这也意味着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琼和孩子们,还有我的朋友和各种公共政策事务活动上。我也正是这样做的。
不要没有搞清状况就被一个工作机会给诱惑了。你不能仅仅是找一个能发挥你相对优势的工作,你还要考察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因为这些不足像地雷一样潜伏着,随时可能摧毁你的事业。事先对未来雇主作全面的考察,可以带来巨大的红利,还可以避免很多风险。如果我在进雷曼之前也做了这样的工作,那我很可能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加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