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就是生产力

浏览:768次发布时间:2019-03-29


 



关于作者:


孙路弘,知名的销售行为学家,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区高级营销顾问,曾为奔驰汽车、奥迪、中国电信、宝钢国际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过营销咨询以及内部培训。他一天写1篇千字文,一周看3部电影,一个月读10本书,每半年有90天给企业进行实战内训,每一年写1本书,出版过《用脑拿订单》《看电影学销售》《销售必读的24本书》等书籍。


关于本书:


本书集合了他多年的工作经验,系统地总结了说话技巧,并提供了具体的练习方法。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更多的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介绍说话的具体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直接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在提高说话能力方面有很强的指导性。


核心内容:


本书思想核心是:详细阐述了说话的8个步骤、4个技巧和2个训练说话的工具。其中8个步骤分别是讲述、叙述和表达,这三个是说话中最为基础的步骤,剩下5个步骤分别是讨论、汇报、陈述、解释和回应,是在前三个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遇到不同情况的说话方式。4个具体的技巧包括垫子、迎合、制约和主导。此外,书里还提供了2个非常实用的,训练说话的工具。在每一个部分,作者都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说明。



二、哪些方法使说话更加有效?

1、要有次序和层次


次序指的是要有相应的顺序,这个顺序包括时间顺序、地点顺序、人物顺序、因果顺序等。时间顺序指的是采用时间的顺序来说明。地点顺序,是说按照地点的转变来说明。人物顺序就是按照人物的出场顺序来排列。因果顺序是指先讲原因还是先讲结果,如果是对方不想听到的结果,最好先讲原因。


【案例】➤



假如你是一名钢琴家教老师,最近要涨学费。如果你对家长先说:“下次开始要涨价了。因为您的孩子越弹越好,要教比较高级的技巧了。”家长很可能这么想:“得了吧,我听啊,还是弹得跟以前一样烂。”但如果你换个顺序,这么说:“恭喜您啊,您孩子真有进步,下次可以升级了呀。不过因为升级,学费可

能稍稍要调整一点儿。”听完这话,家长感觉是不是好多了呢?


层次其实就是说讲话要有条理性、逻辑性。要善于运用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再次等分点进行讲述,将各层次的主要意思概括成一句话。这样不仅便于记忆,而且更能突出主旨。


【案例】➤


有人问你:“一群人中总有优秀的和一般的,还有落后的,我不知道你们公司用什么方式来鉴别优秀员工?”你回答:“我们公司鉴别优秀的人有三种方法,第一,不能固执,不能老用过去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东西,这样的人会落后;第二,不能内向,内向的人很少跟人沟通,无法跟上时代;第三,不能懒惰,懒惰就不愿意学习,得有开放的心态。如果符合这三条,起码在我们公司就算是优秀员工了。”



2. 要有基于事实的细节


想影响别人,说话光有逻辑还不够,还需要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提供细节,用具体的细节来体现,这样更能打动对方。


【案例】➤


曾经有这么一位应届毕业生,去应聘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秘书。他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我是一个细心的人,我在大学期间一直都有订阅《读者》。有一次看到《读者》里有篇文章标点符号用错了,我就把这个错误记录下来,明确标出这个错误出现在哪里,然后给杂志社寄去。后来杂志社的总编给我回信说赠送我一年的杂志,因为他认为像我这么细心的人已经很少见了。”


3. 使用工具来强化重要信息


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如果只有听,那只能掌握信息15%的内容;如果是看,那么可以掌握信息30%的内容。所以你要学会用工具来体现你的要点,来传达你想让别人记住的东西。


【案例】➤


当朋友和你说:“我上个月写了5篇文章,快把自己累死了。”你可能会觉得:才5篇就把你累成这样,你也太矫情了。但是如果朋友把这5篇文章的纸质稿子放到你的面前,你看到面前厚厚的一沓纸,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这时候,你可能就更能体会到这位朋友在写这些文章时的辛苦了。


4. 提前制约,主动说出对方想说的话


在对方没有说出来之前,就先说出对方想要说的话。这其实是一个心理沟通的战术,要先揣测对方会说什么。


【案例】➤


某位顾客看中一辆车,问:“这辆车多少钱?”你说:“先生你好,眼光不错,这个款式现在是最新、最流行的,但是价位比较高,58万可以拿到现货。”此时客户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这就叫贵啊?你是瞧不起我么?我偏偏来一辆。另一种是:这是挺贵的,为什么这么贵呢?这时候你就可以继续介绍这个车的卖点了,并解释这辆车的定价。


你去求职,招聘人员问你期待的薪水是多少。你可以说:我要是说出来期待,恐怕你会觉得我狮子大开口,不过我之所以开这么高是因为我值这个价钱。这时候对方会在心里盘算,他不会是要十万一个月吧。然后当他问你具体多少的时候,你说你的期望薪水是两万一个月。

5. 掌握主导,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


不要就事论事,学会超越眼前的话题本身,上升到更宏观的层面上。


【案例】➤


与朋友讨论吃饭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去哪儿吃的问题上,更多的要从友谊的层面去考虑。你可以这么说:“第一,最好距离近的,不能为了吃个饭累着大家。第二,环境要舒适,咱是去聊天的,路边摊啥的肯定不行。第三,我们几个人的口味不同,建议口味适中,不然谁谁谁就只能看我们吃饭了。”


以上就是本月为您解读的《说话就是生产力》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哪些方法使说话更加有效。我们明天会继续为您解读第三部分的内容:训练说话的两个工具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