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张望
浏览:813次发布时间:2018-12-18
【内容简介】 《城市的张望》是作者严飞对中国香港的城市文化、政治历史与市井人事的观察与思考的短文集。分为三辑:第1辑,主要讲对香港的城市细节、市井生活(老建筑、商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第二辑,主要讲对香港文化(媒体、影像、校园)的观察与思考。第三辑,主要是对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香港文化人的访谈是《城市的张望》重点,领域涵盖艺文创作、本土文学、诗歌漫画、独立出版、公民媒体、社会运动、国际关系等多方面。 【作者简介】 严飞 【编辑推荐】 1、书中采访了8位对当下香港文化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出版人、媒体人、音乐人,包括邓小桦、袁兆昌、韩丽珠、林阿P等…… 【精彩书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将自己形容为“门槛上的人”,将自己观察城市的视角形容为“门槛上的视角”。所谓门槛上的人,其实是套用了天津作家冯骥才的说法。冯骥才曾说,评说一个地方,虽然可以采用很多种方法,但是最好的位置是站在门槛上,一只脚踏在里边,一只脚踏在外边。倘若两只脚都站在门槛的外边,隔着墙说三道四,难免信口胡说;倘若两只脚都在里边,往往身陷其中,既不能看到全貌,也不能道出个中的要害。只有身在其中又在其外,既是某个事件的亲历者又是观察者,才可以拥有双重的批评特权,在兼容“本土”“外地”的基础上,更好地观人所不察的细节,发人所不觉的忧思。
任教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先后求学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曾任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研究员,开始多年对香港从“他城”到“我城”的体察。长期发表观察香港社会及其文化的文章,以非本土香港人的身份和视角,评论香港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既有深刻犀利的观察和批判,亦掩不住对香港当下与未来的脉脉关切。
相关文化评论、政论时评及书评,常载于《凤凰周刊》《新民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明报》《书城》等报刊媒体。著有《还君明珠香港琐谈》《门槛上的香港》《我要的香港》等。
2、身为80后青年学人,严飞的观察写作深入到香港那些极富生活气息的市井角落,探寻香港的制度逻辑和公民意识生长的土壤。
3、香港回归20年,一本深入了解当下香港的学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