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温度的律师

浏览:602次发布时间:2018-11-23



作者:仇安娜

本文共计3620字,预计阅读10分钟

 

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山东舜翔律师事务所度过了一年的实习时光。从一名离开校园象牙塔的毕业生到一名实习律师,我完成的不仅是社会生活角色的转变,更是心路历程的变化,实习的一年中,我改变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首先,我衷心的感谢舜翔律师事务所给予我宝贵的实习机会,带领我踏上律师的职业生涯。在我所齐主任的关心、在指导老师的教导、各位同事前辈的鼓励、帮助下,我得到了许多生活上的照顾和工作上的锻炼,让我更好、更快的完成校园到职场的转变,积累了业务知识,懂得了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其次,我非常感谢实习期间遇到的每一位当事人和法官,是他们的认可与鼓励、批评与鞭策让我在实习期间学会辩证思考、不断反思进步。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在我实习期间的支持,让我无畏前行。实习期即将结束,我现就这一年多来的心得体会和业务收获总结如下:


一、心得体会


1、端正态度,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我国台湾作家龙应台著有一本书教育类图书:《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的书名我认为适用于所有职场领域。现今社会,贫富差距明显,很多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梦想着一工作就月薪十万、年薪百万、“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殊不知这种汲汲逐利的行为可能使自己丧失了工作的本心。本来考取法官的初心是公正裁判,让每一个经手的案子裁判的公平正义,却可能因为汲汲逐利走向贪污受贿的歪路;本来做律师的梦想是除恶扬善,以自己的力量维护正义,却可能因为汲汲逐利走向了违规代理、非正常手段代理的歪路。


在这一年多的实习期间里,我不断听说某某司法厅、某某司法局处罚了违规代理的律师,惊叹之余又觉得十分痛心。因此,实习期间,在我所齐主任每一次的严格要求下,我不断反思自己,约束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严守职业操守,端正态度,做好每一件事。律师的“三五八”定律,让很多不够坚定的人早早放弃,也让我明白,实习期,虽然只是我律师生涯的一个小小的阶段,但应该在这期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在实习期间明白: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工作亦然。如果没有端正态度,从小事做起,可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可能事半功倍、受益良多。所以,我在实习期间树立了自己良好的价值观、职业观。踏实做事、一丝不苟也将是我坚持的职业态度。


2、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实习期间,我重新学习了一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结合结业培训期间各位律师前辈的讲课,我受益良多。我深刻体会到习主席那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中蕴含的对于依法治国的忱切要求。在成为一名实习律师、真正接触具体案件之前,我有着每一名法科生可能存在的通病,自以为是,不切实际,孤立的支持一方、不会以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实习锻炼和具体案件的实践,我学会用矛盾的眼光看问题,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抓住每一个案件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分析矛盾的主要、次要方面,将每一个案件背后的人际关系、社会背景、感情纠纷等等联系起来,全面的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站在委托人和对方当事人的角度分析案件,从而更好的理解案件、把握案件,真正为当事人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我认为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运用于实践,能够为每一个个案的逻辑理性思考提供行之有效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并适用终生。


这里,我也十分感谢我所主任安排我去法院实习帮忙的两个月,让我更好的学习了从宏观角度分析案件、全面认识问题的方法。


3、认识到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


在一年多的实习期间,我团结同事,乐于助人,与我所在的部门、办公区建立了融洽的团队关系。实习期间,我力所能及的为同事、前辈帮忙。我经常最早到办公区,打扫一下卫生,开窗透气浇浇花,为其他同事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办公氛围,这不仅是一个新人的分内工作,更是拉进同事之间感情、让别人看到你勤奋、努力的方式,这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百利而无一害,能帮助你更快的融入集体。


实习期间,我与多位律师合作办理案件,从不同的前辈身上学习到了他们待人接物、对待案件不同专业态度和风格,更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并不断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一年多的实习期间,我们办公区一直保持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的交流方式,大家对于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进行头脑风暴,有时候某个同事的一句话就能给一个案件打开一个新方向,使人茅塞顿开。在团队中,我深刻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亦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实习期的尾声,我加入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团队,这可以使我在未来的执业中更好的发挥我的优势方面,更好的和伙伴协作处理案件,我们会先独立思考,再将各自的意见汇总、交换并相互学习,弥补一个人可能考虑不到的方面,让我们团队的服务时间更加灵活机动,能够更好的为当事人服务。


二、业务收获


1、与当事人沟通方面


虽然一年的实习期已经快过去,但我仍然能记得第一次接待当事人紧张与激动的心情。初来乍到的我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接待当事人的咨询,面对当事人一个个的法律问题心里直打鼓,不知道怎么样回答,更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与当事人沟通是一名合格律师必备的技能,更是一个律师最日常、最普通的工作。现今,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在处理重大事务之前会来咨询律师,接待当事人是律师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律师能否成功代理案件的重要一步。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6月底山东省的律师事务所已经达到1975家,执业律师已经超过25000人,每一个当事人都可能进行“货比三家”的咨询,因此我在一年多的实习期里着重学习了与当事人沟通的知识和技巧。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从根本上说,与当事人沟通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做后盾,所以我在实习期间认真学习实用性法律法规、专心学习了点睛网的相关课程,补充了知识上的不足。其次,一有机会我就会旁听指导老师的接待、开庭,也会在其他同事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接待当事人,学习前辈们的谈话方式,询问方式。最后,一年多的接待经历让我明白了接待当事人一定不能盲目自大、不懂装懂,这不仅可能会给当事人错误的引导,更是对自己执业的不负责。


2、在庭审方面


大三期间,我曾在学校的组织下在烟台的某律所进行毕业实习,因为还是在校学生,当时主要负责文书整理、接送材料的工作。当时看到律师开庭、接待当事人,我满满的都是羡慕。因此,我在实习期间分外珍惜每一次庭审的机会,尽力准备每一次庭审,努力跟上指导老师和其他同事的庭审节奏,在庭审中尽到自己的力量。我曾因为法官的表扬开心、因为前辈批评而难过反思,因为当事人的认可得到鼓舞,以上种种都是实习期间宝贵的经历。一年的实习期太短,短到我放佛没学会什么就到了面试的一天,也放佛在一年的锻炼中获得了铜墙铠甲,这一年多的庭审我最大的收获是建立了庭审的勇气。敢于发言,有理有据的发言,无论是针对证据“三性”的质证,还是反驳对方的陈述,亦或是最后的归纳总结,我更多的是学会了将支持己方的理由转变为法言法语的技能。实习之路,对于我而言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表现的更好。


3、在法律文书写作方面


一年的实习实践让我明白法律文书写作及事前工作的重要性,庭前工作和庭审发挥同等重要,有时候是法律文书、证据材料的准备决定了庭审的方向。律师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口才上,亦体现在法律文书的功底上,用精炼的文字将观点准确表达是一个优秀的律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这一年实习中,我参与的大部分是诉讼案件,积累了一定的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再审申请等等文书的写作经验,我越来越觉得好的法律文书言简意赅直击要点,坏的法律文书胡言乱语不知重点,因此,实习期间我在文书写作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与指导老师、同事合作的案子我会先写出一份起诉状、答辩状,再和同事的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我觉得这样反复比较、反复改进对我的文书写作起到了很大帮助。当然,我深知简洁凝练的法律文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出来的,需要日积月累的锻炼,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早日达到自己的目标。


时光飞逝,转眼实习期即将结束,我对律师这个执业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鲁迅曾有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律师这个社会性职业正是如此。做一名有温度的律师,是我在实习一年后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要求,一名优秀的律师不一定是锱铢必较的,但一定是维护委托人利益的;不一定是面面俱到的,但一定是某方面极为优秀的;不一定是步步紧逼的,但一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将全面依法治国定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律师作为推动法治的一份子,理应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尽管现在自己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我会努力提升自己,在前辈们的指导和自身学习的情况下,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律师。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