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被窃取?律师为你支招!

浏览:658次发布时间:2020-09-02


何纪聪

本文共计2117字,预计阅读7分钟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技术窃取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被技术性窃取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


目前信息安全“黑洞门"已经到触目惊心的地步,网站攻击与技术窃取正在向批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用户隐私和权益遭到侵害,特别是一些重要数据甚至流向他国,不仅是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我们几乎每一个上网的人,自己的信息都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窃取甚至利用。


公民个人信息被窃取危害极大,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9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也是“两高”首次就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此次发布的司法解释明确,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对于刑法相关规定中“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此次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十种情形,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等。


司法解释同时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相关类别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五千条以上”“五万条以上”,或者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或具有“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形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对于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定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规定,具有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五万元以上等情形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司法解释还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相关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罚金刑适用规则方面,司法解释规定,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避免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信息有没有被拿来使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查验,定期去运营商营业厅查查自己名下有几个手机号,有哪些手机号是自己不用但还没有注销的;定期去银行查查自己名下有几张银行卡,自己的卡中有没有出现一些自己不知道来源的业务和授权;经常去企业查询类网站(天眼查启信宝之类),查查自己有没有被某些公司作为法人。如果查出来发现确实有点问题,怎么办?不要慌,你要记住,你才是资料的主人。


应该怎么做?很简单,挂失和注销。身份证疑似泄露,就挂失身份证;银行卡多了或者被人拿走了,就注销银行卡;电话卡多了,就注销电话卡。做完这一切之后,你就暂时安全了,因为当你的身份被任何异常利用之后,你都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与自己无关。


另外,在利用互联网过程中,为了防止信息泄露,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例如,公共场合WiFi不要随意链接,如果确实有必要,最好使用自己手机的3G或者4G网络。手机、电脑等都需要安装安全软件,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对木马程序的扫描,尤其在使用重要账号密码前。每周定期进行一次病毒查杀,并及时更新安全软件。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不同网站最好设置不同的密码。


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最好定期更换。尽量不要使用“记住密码”模式,上网后注意个人使用记录。在处理快递单、各种账单和交通票据时,最好先涂抹掉个人信息部分再丢弃,或者集中起来定时统一销毁。在使用公共网络工具时,下线要先清理痕迹,有QQ号码的,退出时要更改登录区设置有“记住密码”的电脑设置。在上网评论朋友微博、日志、图片时,不要随意留下朋友的个人信息,更不要故意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