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满堂!舜翔律师给您拜年啦!
浏览:774次发布时间:2018-08-16
今天,春节,俗称“年节”、“大年”等,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每年至此,中国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除旧布新、迎春纳福、祈求丰年,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最重要的是,春节还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身处各地的人们都会在今天同家人团聚在一起,表达对新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源远流长的“年”
第104个“春节”
年的源头很难考究,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的祭祀活动。
《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由于一年分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的多寡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此,“过年”旨在祈盼、庆祝五谷丰登粮满仓。明代起,过年的欢庆活动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结束。
民俗专家指出,将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是辛亥革命以后1914年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照此推算,今年的丁酉鸡年春节是1914年以来的第104个。
春节,我们这样过
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各类节庆活动却并不止于这一天。从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辞旧迎新,至除夕和大年初一达到高潮,欢庆活动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结束,可谓是中国人的新年“嘉年华”。